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其核心在于“整体观”与“辨证论治”。
这不仅让中医在年轻人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地位,更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中医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医诊断的完整体系。
望诊是通过医生的视觉观察来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医生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外在表现,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内的病理变化。
闻诊是中医运用听觉和嗅觉的手段,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饮食等情况,以获取病情资料的方法。
切诊是医生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了解病情的方法。它包括脉诊和按诊两种形式。
2022年的《“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中医医院以及中药创新企业协同,鼓励和支持智能中医设备研发及应用。
AI究竟会给中医药领域带来怎样的变革?
中医体质智能分析
康宝宝可通过舌面诊、脉诊快速捕捉用户脉象的速率、节律与强度、舌象特征等数据,结合问诊结果,通过AI算法分析体质类型(如湿热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更好的了解自身健康情况。
个性化调理方案
根据检测结果,康宝宝依托庞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中医知识库,迅速匹配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
无论是中药方剂、针灸拔罐还是健康食疗,它都能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近期症状,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一人一方”的精准医疗理念。
辅助医生进行判断
康宝宝中医智诊功能能够很好地辅助医生进行判断,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偏远地区及乡镇的中医服务水平,提升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提高患者看诊效率,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
中医与AI的碰撞
既是文化的延续
更是健康的革新